新闻资讯

NEWS
D

新闻资讯 NEWS

分类

BD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DTY让艺术在植物中生长的生态艺术

时间 : 2024-04-17 07:35:22

  BD半岛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都涌现出一批以植物为媒介来表达对生态议题关注的艺术创作。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各种艺术形态都有对植物特有的表达范式。如今关注生态议题的艺术家们比古人更进一步,尝试进入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地带展开对话与合作,他们具备多重知识结构,在创作时也会做更多田野调查与跨学科研究,可以说,他们的创作为艺术世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绿色。本次专题以此为契机,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创作与观看艺术,将不同生物个体通过艺术相连的可操作性和意义,对“生态艺术”做一番系统阐述。

  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叙事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日渐提升,中国当代艺术叙事迎来生态转向。艺术创作群体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愈发自觉,艺术批评对当代艺术之生态维度的阐释成果逐步增加,生态文明主题策展在国内形成系列与趋势。

  《造物计划》王玺铭 植物细胞、电子元件、金属、亚克力 240cm×240cm×250cm

  在谈论生态艺术的实践性和必要性之前,首先需要谈谈什么是生态艺术,尤其是“生态”跳脱出实验科学的范畴,在艺术中的表现。由于不同人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对于生态艺术的理解和界定也会有所不同。关于“生态”(Ecologie) 一词的定义在1910年刊发的“第三国际会议会刊”中有所体现,一方面表达植物个体或集体之间存在的所有关系,另一方面,是为居地。“eco”前缀更强调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俗来讲,生态就像不同成员居住的大家园,无论自我还是他者都遵循一种内在的秩序,所以,“生态学”可以理解为是关于“家园”的学说。

  基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艺术实践,生态艺术(ecological art、eco-art、 ecoart)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也可以说生态艺术是对1960至90年代中涵盖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相关的艺术实践的总结和称呼,这些艺术实践作为社会生态的一种参与模式,同时反映着这个时代逐渐面临的生态问题。2004年成立的国际艺术家生态艺术网络,共同起草对生态艺术的定义是 :“生态艺术是一种在内容和形式/材料上都包含社会正义伦理的艺术实践,旨在激发关怀和尊重、促进对话并鼓励我们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长期繁荣。它通常表现为社会参与、活动、基于社区的恢复性或干预主义艺术。”生态艺术的指导思想通常不是为了保存人类及其生存环境为目标的“浅层生态学”,而是直接将问题引向根源,逐渐走向不以人类为中心的“深层生态学”。“主张用多样性、共生和生态平等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此可见,生态艺术是一种旨在通过艺术手段寻求保护、补救或激活地球生命形式、资源和生态的艺术流派。它将生态系统原理应用于整个岩石圈、大气层、生物圈的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包括荒野、农村、郊区和城市地点。区别于传统的艺术类型,生态艺术是具有清晰目的和规划的艺术实践,从起初对自然的介入再到进入日常生活行为中,以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追求成为趋势。

  以约瑟夫·博伊斯的作品《7000棵橡树》为例,在实践方式上,摆脱艺术家个人生产实践,他计划在整个卡塞尔城市种植7000棵橡树,每棵树都搭配玄武岩石碑,最终历时五年完成种植。博伊斯希望卡塞尔项目成为正在进行的植树计划的阶段,将扩展到世界各地,作为引发环境和社会变革的全球使命的一部分。他的“社会雕塑”希望可以通过艺术推动人民作出积极的转变,目的是完成对城市的重塑。他说 :“我认为,种植这些橡树是必要的。长远来看,它将会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可以说,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是对德国地区的一次社会雕塑的行动,从而引发对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注。

  约瑟夫 · 博伊斯 《7000棵橡树》(7000 Eichen)1982 年 © 泰特美术馆和苏格兰国家美术馆

  艺术生态实践的确切起始年份可能因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而有所差异。然而,就全球范围来看,生态艺术最初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土地艺术”运动。该运动主张把自然环境和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美学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涉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的关系和互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968年,丹尼斯在纽约附近的苏利文县首次完成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件具有生态意识的艺术作品《稻、树、葬》(Rice/Tree/Burial)。当年,丹尼斯亲手种植了水稻,在树与树之间绑上了铁链,并将一颗藏有诗歌的时间胶囊埋于地下,规定在2979年之后打开。作品以自然生命、人类干涉和个人承诺这三者在意象上进行交会,表达作者对环境的热忱,她用艺术直接介入环境做出改变,而不是用一种象征进行隐喻表达。

  反观中国,生态艺术的起源则与西方有所不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20年的生态艺术发展是环境危机批判与生态人文关怀双管齐下的典范,不同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运动背景,起源更加个人化,是艺术家们在都市化进程中直接感受到的人与环境剧烈冲突的产物。在这一时期,中国具有生态意识的艺术作品逐渐浮出,且由于中国艺术家骨子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宗教生态哲学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实践观”都表现出与西方生态艺术的生态内涵略微不同的情感输出。

  徐冰从2004年开始持续选择用自然植物材料及各种废弃物制造出中国古代山水画造型的装置——《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利用光影效果揭示事物表象与背后真相的反差,还有通过对传统山水画蕴含的“精神家园”丧失来控诉现在社会对于“自然风景”景观化的毁坏。

  徐冰《背后的故事:潇湘八景》综合媒材及灯光装置 270cm×40cm×87cm

  此外,戴光郁、尹秀珍、沈少民、邱黯雄、姚璐、靳立鹏等以各自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与代表性意象符号为媒介,承载并传播着生态环保意识 ;查常平、彭肜、支宇、杨静、张嫣格等则及时跟进生态艺术的发展历程,同时展开相关主题的艺术策展及艺术批评 ;程相占、赵奎英等则致力于生态艺术学的提出与建构。中国当代生态艺术的创作实践不断地为生态美学提供案例,推进了美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对话。随着“人人都是艺术家”演变为“什么都是艺术”,对于艺术的定义和艺术作品的表现形态也不断扩展,作品中的植物语言媒介也随之不断演变。

  除了不断涌现出新的华人生态艺术家,在国内参与社会行动的生态艺术实践,也以一种教学形式从高校或机构蔓延开来。毕竟生态艺术带有很强的教育维度,且生态人文关怀是其中的核心关节点。

  2023 年,中国当代艺术界在对生态问题进行反思及表达方面的成果颇为丰硕。由四川美术学院教师靳立鹏教授发起的生态艺术教学项目 :“愈园计划(Healing Garden)”和“消失的河流”虎溪河生态艺术行动,通过不同主题的项目展开生态社会行动,成为校内与校外社区的有机链接,促进公众的参与重新构建与城市的对话。⑨此外,清华美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艺向山川——2023 安吉青年艺术创作营”“向山学园”等交流共学与创作支持项目、“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等在地艺术项目鼓励生态艺术的蓬勃发展,更为全民范围内生态美育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平台与途径。

  从这些实践活动中,不难看出“植物”对生态艺术发展的意义——它成为一种途径,推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践行,推动公众接受、认同和继承生态观念,最终将培养集体的自然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习惯。

  [ 法 ] 保罗.阿登纳 :《生态艺术 :人类世与造型的创作》 [M],詹育杰译,典藏艺术出版 2021 年,第 84 页 .

  雷毅 :《深层次生态学 :阐释与整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9页 .

  张至晟 :《阿格尼丝·丹尼斯 :始于生态环境,却步履停》[EB/OL]2020-02-25,

Copyright © 2012-2023 BD半岛 版权所有

网站导航